出书相对比较容易,但出版教材就完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很少听到谁谁出版了一本教材。
心灵鸡汤,生活感悟,可以根据心境一气呵成,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的事情。但是教材,作为知识传播过程中最重要、最权威的载体,只有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才有资格编写出版,整个编写过程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,知识的正确性、准确度更是不能掺杂一丝一毫的私人情感,没有那么多的“我认为”“我感觉”的东西在里边,在教材里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只能写经典的、成熟的、公认的基础理论知识。
以“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的编写工作”为例,书包的整个编写过程,整合了目前中国国内最好的医学教育资源,主编团队由89位主编、230位副主编构成,主审团队由100多位国内知名的医学院士组成,1600多编委,3000多位参编作者,4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了整个书包项目的建设和实施,200多家医学院校及医疗研究机构提供全程支持,总计超过5000人参与书包项目的编写和开发建设工作。
另外,书包的编写建设工作启动至今,已经召开了52次编写会议,80次审稿、定稿会议,为了保证教材质量,编写审校流程达到48个之多。
更为重要的是,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,书包从高校医学教材的内容和功能设计本身出发,严格依据国家医学教育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,教材内容更是覆盖了执业医师考试、医学职称考试所有知识点。 |